Skip to content

广东大鹏LNG接收站

一、基本情况

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是中国内地首个进口液化天然气(LNG)试点项目,于2006年建成投产,开创了我国通过海上通道进口LNG的先河。该接收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湾秤头角,占地面积约40公顷,毗邻香港,与深圳东部电厂隔山相望。截至2023年9月,其累计LNG进口量突破1亿吨,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这一里程碑的接收站,标志着我国LNG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
接收站设计年接收能力为680万吨,配备4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,并拥有8~21.7万立方米的专用码头,可停靠大型LNG运输船(如Q-Max船型)。项目运输船包括“大鹏昊”“大鹏月”“大鹏星”等,由CLSICO公司运营。

二、地理位置与布局

大鹏LNG接收站地处深圳大鹏新区,是大鹏湾“LNG产业走廊”的核心组成部分。该区域正着力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,集中了多个国家级天然气、核电项目,其LNG供应量占深圳市的70%、广东省的50%。接收站所在宗地面积约35.35万平方米,除主体设施外,还配套建设了停车场、值班室等辅助设施。地理位置优势显著,靠近深港两大经济中心,可通过输气管网快速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。

三、股东结构

接收站的主要投资方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33%)和英国石油公司(BP集团,持股30%),其余股东包括深圳市燃气集团、香港电灯集团等多家能源企业。这一多元化的股东结构体现了国际合作与本土能源战略的结合,为项目提供了资金、技术及市场资源支持。

四、商务运营

  1. 供应范围与用户
    大鹏LNG接收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供应枢纽,覆盖深圳、广州、东莞、佛山、惠州及香港等粤港澳大湾区6个经济核心城市,服务约7000万人口的用气需求。其供气量占广东省天然气消费量的40%,并支撑省内超半数天然气发电机组的运行。

  2. 货源多元化
    初期以澳大利亚伍德赛德公司为主要货源地(长期协议量370万吨/年),后逐步扩展至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,包括卡塔尔、马来西亚、俄罗斯等,保障了供应的多样性和稳定性。

  3. 通关与监管创新
    深圳海关首创“边卸边检”模式,通过预报船期、预约通关等措施,将单船靠泊作业周期压缩至20小时以内,显著提升码头周转效率。

五、生产运营

  • 接收与储存能力:接收站年处理能力达680万吨,储罐总容量64万立方米(4×16万立方米),二期扩建后进一步提升了储运能力。
  • 环境效益:累计供应的1亿吨LNG相当于替代煤炭减排二氧化碳3.5亿吨,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空气质量改善和“双碳”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。
  • 应急保供:在疫情期间,接收站坚持不间断供气,保障了区域民生与经济的稳定运行。

六、与LNG主要玩家的合作

  1. 国际能源企业:与BP集团长期合作,引入国际先进的LNG管理经验;同时与澳大利亚伍德赛德、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签订长期供应协议。
  2. 国内产业链布局: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(国家管网)参与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建设,推动陆上管道气与进口LNG资源互补,强化区域能源安全。
  3. 运输与技术支持:CLSICO负责运输船运营,深圳海关主导制定多项LNG检验检测国家标准,形成技术壁垒。

总结

广东大鹏LNG接收站不仅是我国LNG进口产业的里程碑,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的基石。其成功运营得益于国际合作、技术创新及高效管理,未来将继续在清洁能源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。欲了解更多详情,可参考相关新闻报道及行业分析。